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穆修
释义
穆修

(979——1032)字伯长,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徙居蔡州(今河南汝南)。幼年好学,不事章句,从陈抟学《易》。大中祥符间,真宗东封泰山,诏举齐鲁经学之士,穆修预其选,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为通判诬陷,贬池州。遇赦,补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性刚介寡合,好指斥时病,诋诮权贵,由是穷困潦倒。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是时杨亿﹑刘筠倡导西崑诗体,天下学者靡然从之,穆修独以古文称,力主恢复韩﹑柳古文传统,尝刻韩﹑柳文集,鬻于东京大相国寺。后世称宋代文风之变,始于穆修,后经尹洙﹑欧阳修等倡导,得以炳然复古。穆修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矫西崑体骈俪之弊,以古朴拙直为上,不事文彩,故后世亦有“拗拙亦与(柳)开类,诗尤不工”之讥(《池北偶谈》卷一七)。其《亳州魏武帝帐庙记》称赞曹操“伐谋制胜,料敌应变”的才能,卓有见识。《送李秀才归泉南序》﹑《祭第二子文》,章法与韩愈相近。叶适讥刺穆修《法相院钟记》﹑《静胜亭记》二文为“腐败粗涩”,实亦一偏之见,未为公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庆历间,祖无择访得穆修所著诗文数十篇,编为《穆参军集》三卷,今存影宋刊本(涵芬楼影印)﹑明清抄本﹑《四库全书》本等。《全宋诗》卷一四五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三二二至三二三收其文二卷。事迹见苏舜钦《哀穆先生文》(《穆参军集》附录)﹑《宋史》卷四四二本传。(棘园)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6: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