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训 |
释义 | 王训 (510—535)南朝梁诗人。字怀范,小字文殊。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王俭孙,王暕子。年十六,梁武帝召见于文德殿,应对爽彻,帝目送久之,谓朱异曰:“可谓相门有相。”补国子生,为袁昂所赏。授秘书郎,迁萧统太子舍人﹑秘书丞。转宣城王文学﹑友,又转萧纲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中大通五年(534),梁武帝宴群臣于乐游苑,诏王训﹑褚翔为二十韵诗,限三刻成。后拜侍中,武帝以训为“无谢褚渊”。大同元年(535)卒,年二十六。谥温子。史称训“文章之美,为后进领袖”。今存诗六首,风格靡丽,属宫体,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