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沈炯
释义
沈炯

(502—560)南朝梁﹑陈作家。字礼明(一作初明)。吴兴武康(今属浙江)人。少有俊才,梁时释褐为王国侍郎。梁武帝大同中,迁尚书左民侍郎,尝为飞书所谤,几陷重辟,赖孔奂廷理议之,得释。后出为吴令。侯景之乱,景将宋子仙欲委以书记,固辞,子仙怒欲斩之,为人所救免。终为子仙所逼,掌书记。简文帝大宝二年(551),子仙奉侯景命攻巴陵,为王僧辩所败。王素闻其名,访得之,使掌文书。王僧辩劝元帝登位及与陈霸先讨侯景誓书,皆出炯手。及景平,王僧辩为司徒,以炯为从事中郎。梁元帝征为给事黄门侍郎,领尚书左丞。承圣三年(554)江陵陷,入西魏,授仪同三司。炯以母老恒思南归,尝经汉武帝通天台,作表祷之,陈思归之意。为骈文名作,传诵。敬帝太平元年(556)获南归至建康,除司农卿迁御史中丞。陈霸先代梁,加通直散骑常侍。永定三年(559)陈武帝卒,文帝代立(559),以母老上表乞归养。文帝不许,欲迎炯母至建康。会梁将王琳攻大雷,文帝命炯招募乡里义勇以立功,以疾卒于吴中。

沈炯有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谓前集七卷,后集十三卷。今皆佚。存文十七篇,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为一卷;诗十九首,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沈炯诗文除《经汉武帝通天台奏表》久为读者所知外,其《归魂赋》在当时颇有影响,陈寅恪谓庾信《哀江南赋》尝受其启发。沈炯诗在陈代亦有特色,不重辞藻,而颇见朴质之气。近人刘师培曰:“初明(沈炯)﹑子渊(王褒),身居北土,耻操南音,诗歌劲直,习为北鄙之声,而六朝文体,亦自是稍更矣。”(《南北学派不同论》)今观炯《望郢州城诗》﹑《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及《赋得“边马有归心”诗》﹑《咏老马诗》诸篇,皆有苍凉遒劲之特色,与北朝后期诗人相近。炯虽曾居北方,后得南返,处境与王褒不同,但感染北方诗风,容或可能,故刘氏之言,似得其实。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0: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