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璞 |
释义 | 沈璞 (416—453)南朝宋文人。字道真。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南)人。沈约之父。据约《宋书·自序》,璞好学善属文。宋文帝在藩时,见之,谓其父林子曰“此非常儿”。元嘉十二年(415),王韶之重为吴兴太守,命为佐吏,不就。后为太守张邵主簿,南平王铄左常侍。十七年,与范晔同在扬州刺史始兴王濬幕,文帝以濬年幼,长史范晔性颇疏失,属璞悉心辅佐,视为腹心之寄。二十二年,范晔以谋逆罪被杀,州事乃尽付与璞。元嘉末,迁盱眙太守,与臧质共扼北魏。事平,征还建康,授淮南太守。刘劭弑文帝自立,刘骏东下征讨,璞有从劭之嫌,又以奉迎较晚,骏从颜竣之议,诛之。年三十八。在刘濬幕尝作《旧宫赋》,久而未毕。濬索观,璞因事陈答,辞义可观。濬与顾迈等书,称璞淹思逾岁,“辞藻艳逸,致慰良多”。又作颂﹑赞﹑四五言诗等,遇乱散失,沈约辑集,得二十余篇。今均不存。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