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佐 |
释义 | 黄佐 (1490-1566)字才伯,号希斋,又号太霞子,晚更号泰泉居士。广东广州府香山(今中山)人。生于弘治三年(1490)十一月十七。正德五年(1510)举乡试第一,十六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嘉靖七年(1528)出为江西按察佥事,改督广西学校,官如故,弃官归养。十五年以翰林编修左春坊左司谏起于家,迁侍读,再迁左谕德。二十六年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罢归。卒于嘉靖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六,年七十七,赠礼部侍郎,谥文裕。其学以程朱为宗,又博综今古,究心于经史学问,著书多达二十余种,有《诗经通解》二十五卷﹑《乐典》三十六卷﹑《明音类选》十二卷﹑《六艺流别》二十卷﹑《广州人物传》二十卷﹑《南雍志》二十四卷﹑《广东通志》七十卷﹑《泰泉庸言》十二卷,皆有嘉靖刊本传世。又《两京赋》二卷,有明刊本;《革除遗事录》六卷,有明刻《国朝典故六十种》本;《翰林记》二十卷,有明抄本。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另著录其《礼典》四十卷﹑《小学古训》一卷﹑《论原》十卷﹑《论式》三卷﹑《通历》三十六卷﹑《广州府志》二十二卷﹑《香山志》八卷﹑《姆训》一卷等;《四库全书总目》收录其《泰泉乡礼》七卷。亦以诗文名,被奉为广东“南园五子”后之一代文宗,一时文人如“南园后五先生”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等皆曾以其为师。嘉靖二十一年其门人李时行首刻其诗赋为《泰泉集》十卷,屠应竣﹑林云同﹑薛应旂序,李时行后序,《四库全书》据之收录,《总目》“提要”谓其“在明人之中学问最有根柢,文章衔华佩实,亦足以雄视一时”,又谓其诗“吐属冲和,颇见研练,于时茶陵(李东阳)之焰将熸,北地(李梦阳)之锋方锐,独能力存古格,可谓不失雅音”。万历元年(1573)其子黄在中﹑黄在素等辑刻其诗文为《泰泉集》六十卷,后又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黄逵卿刊本,是为其诗文著述全集,《明史·艺文志》亦著录。俞宪《盛明百家诗》前编录其诗一百二十余首为《黄泰泉集》。顾起纶《国雅》卷八录其诗二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四录其诗十四首。陈子龙等《皇明诗选》录其诗三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五十八首,“小传”谓其“究心于理学经济,而修词掞藻,杰然争雄艺苑。岭南人在词苑者,琼台(丘濬)﹑香山(黄佐),后先相望,而梁公实(梁有誉)﹑黎惟敬(黎民表)皆出才伯门下,于是南越文学彬彬然比于中土矣”。清王夫之《明诗评选》录其诗十二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徐妙锦传》等十五篇。清屈大均《广东文选》录其文三十四篇﹑赋一篇﹑诗二十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录其诗十一首,“诗话”云:“文裕撰体颇正,而取材太陈,故格虽耸高而气少奔逸。然岭表自‘南园五先生’后,风雅中坠,文裕力为起衰……岭南诗派,文裕实为领袖,功不可泯也。”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四录其诗二十三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七录其诗二十一首。生平见郭棐《粤大记》卷二四﹑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六﹑何乔远《名山藏》卷七五﹑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一﹑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七。近人黄佛颐有《文裕公年谱》(清光绪《黄氏家乘续编》本)。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