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法琳
释义
法琳

(572——640)佛教著述家,兼以唱导著名。俗姓陈,河南颍川(今河南许昌)人,祖上因官寓居襄阳(今属湖北)。少出家,即涉猎儒释经书,博综词义。隋末蓄发俗服入关,究悉道教典籍。唐武德初,住长安济法寺。四年,太史令傅奕上表请废除佛法,谓佛教“损破国家,未闻益世”,“请胡佛邪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法琳乃著《破邪论》辩驳。后道士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贬斥佛教,法琳又撰《辨正论》予以反驳。贞观初,住终南山龙田寺。曾参与波颇译事,任缀文。十三年,道士秦世英告发法琳所著《辨正论》“谤讪皇宗”,太宗大怒,下敕沙汰僧尼,并召法琳辨对判其死刑。后改判流徙益州,次年在流徙途中因疾而卒,时年六十九。法琳谈吐清奇,文思缛丽,又善唱导,即事骋词,所著诗赋启颂并诸论记传等合三○余卷。今存《辨正论》八卷,《破邪论》二卷,另《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一收其诗五首,《全唐文》卷九○三﹑《唐文拾遗》卷四九存文一五篇。《续高僧传》卷三二﹑《开元释教录》卷八有传,另有彦悰所撰《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三卷传世。(陈允吉﹑卢苇菁)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5 1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