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毛伯温
释义 毛伯温

(1482-1545)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安府吉水人,毛超孙。生于成化十八年(1482)七月初六。正德二年(1507)举人,三年进士,除绍兴府推官,六年入为河南道御史,巡抚福建﹑河南。嘉靖元年(1522)迁大理寺丞,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坐李福达狱,褫职归。十一年用荐起故官,理都察院事,次年进左副都御史,复褫职。十五年起右都御史,协理院事,次年迁工部尚书,又以兵部尚书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加太子少保兼太子宾客。十八年与仇鸾领兵征安南,以功加太子太保,二十一年还朝复理院事,改兵部尚书,二十三年以蒙古入侵,削籍归。二十四年六月初一卒,年六十四,隆庆初复官赐恤,天启初追谥襄懋。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奏议》二十卷《东塘集》十卷。嘉靖十九年王仪刻本《东塘集》十卷为其自辑诗集,收其所作古近体诗九百余首(卷九有词二首),今存。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其后裔辑刻之《毛襄懋公全集》收罗最全,内有《毛襄懋先生文集》八卷《东塘诗集》十卷《奏议》二十卷《别集》十卷及附录九卷。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三三录其诗三首,“诗话”云:“东塘数与夏公谨(夏言)﹑李献吉(李梦阳)﹑方思道(方豪)相酬和,故其诗颇具风格。”《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毛襄懋集》十八卷,“提要”云: “(伯温)文格颇疏畅,诗则所造不深,词多浅易。盖伯温北拒蒙古,南服安南,以功名自见于世,文章非所专营。童承叙序称:‘正德间李﹑何首倡,《雅》﹑《颂》复振,嗣响有唐,伯温亦其一’。乃自尊其师之词,非公论也。”清曾燠《江西诗征》卷五五录其诗六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〇录其诗二首。生平见徐阶《毛公墓志铭》(《世经堂集》卷一八)﹑罗洪先《东塘毛公伯温行状》(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三九)﹑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九八。伯温次子毛栋有《先公年谱》(《毛襄懋全集》附录)。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15: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