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邵长蘅 |
释义 | 邵长蘅 (1637—1704)一名衡,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武进(今江苏常州)人。顺治诸生,入太学试得州同,不就。邵长蘅束发即能诗,弱冠则以古文词鸣。施闰章﹑王士禛﹑陈维崧﹑朱彝尊﹑姜宸英等都与之交,后又为宋荦礼致幕府,谈道论文。主张为文必多读书,忌俗避伪。现存文三百多篇。他继承唐顺之﹑归有光的传统,取法于唐宋大家。宋荦选侯方域﹑魏禧﹑汪琬散文为《国朝三家文钞》,邵长蘅写《三家文钞序》,历论古文源流,评议三家文章,认为“侯氏以气胜,魏氏以力胜,汪氏以法胜;不必屑屑附会其出唐宋某氏并元明某氏,要之,可谓作者”。余如所撰《侯方域传》中则推崇侯“始倡韩欧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日,遂以古文雄视一世”。在《明四家诗钞序》﹑《明十家文钞序》﹑《金生诗序》等篇也阐述了他的诗文论旨。《亦园记》﹑《青门草堂记》﹑《庐山游记》﹑《毗陵诸山记》﹑《毗陵诸水记》等纪游之文,以及论说陈蕃﹑窦武﹑诸葛亮﹑唐太宗等人之文,都有苍秀简洁﹑合乎法度的特点。邵长蘅诗现存八○○多首,以七古﹑七律见胜,取材广泛,格高气遒。有一部分咏及明季故实和清初时事,反映了一个侧面的现实生活。撰《青门全集》三○卷,包括《青门簏稿》一六卷﹑《旅稿》六卷﹑《剩稿》八卷。事迹见《清史列传·文苑》﹑《清史稿·文苑》冯景传附﹑陈玉琪《邵山人长蘅传》﹑宋荦《青门山人墓志铭》。(吴正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