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梁佩兰
释义
梁佩兰

(1629—1705)字芝五,一字药亭,号郁洲,广东南海人。顺治十四年乡试第一,诗名已播海内。后屡试不第,即砥砺文学,究心诗事,名噪一时。康熙二十七年始成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时已年届花甲。次年即告假归里,又出游诸名山,与海内著名诗人酬唱。王士禛﹑朱彝尊﹑潘耒等咸加推重。康熙四十二年被召回翰林院供职,因不识满文而罢。次年返乡,又次年卒。与屈大均﹑陈恭尹并称“岭南三家”。其诗多为酬赠友好和吟咏景物之作,亦有对功名失利的怨恨发泄,间或杂有兴亡之感的抒发。措词“如良金美玉,韬锋敛采,温原和平”,为“才人之诗”(王煐《岭南三大家诗选序》)。擅作七言古体,最著者如《养马行》“以赞颂之笔,写风刺之旨,贵畜贱人如此,其败亡也必然矣……应是独开生面之作”(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其余如《耕田歌》﹑《缇骑行》﹑《采珠歌》﹑《岁维癸未》﹑《雀飞多》﹑《樵父词》等,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民生疾苦。内容清新﹑语言通俗﹑感情自然,是梁佩兰诗中佳作。其他作品大抵平淡直致,摹古而有痕迹,缺少蕴藉。“梁氏醇朴,而意尽句中”(谭献《复堂日记》)。岭南三家,梁佩兰无论经历与诗歌成就都逊于屈大均﹑陈恭尹,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梁佩兰曾与同邑程可则﹑番禺王邦畿﹑方殿元及陈恭尹﹑方远﹑方朝等结为“兰湖社”,称“岭南七子”。著有《六莹堂集》前集九卷﹑后集八卷。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文苑》,《清史稿·文苑》陈恭尹传附,《清诗纪事初编》。(吴正明)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7: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