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何瑭
释义 何瑭

(1474-1543)字粹夫,号虚舟,又号柏斋。河南怀庆府武陟人,卫籍。生于成化十年(1474)十月二十九。弘治十四年(1501)河南乡试解元,十五年会试连第,选翰林院庶吉士,十七年散馆授编修。正德二年(1507)与修《孝宗实录》,四年升修撰,以不谄媚刘瑾,为瑾不容,称病归。六年复官,八年以经筵讲经触时忌,坐谪开州同知,十年改东昌,再请归。世宗即位,起为山西提学副使,以服丧未赴,服阕,改浙江提学副使,嘉靖三年(1524)升南太常少卿,五年署南翰林院学士事,六年升南太常卿,本年秋擢南工部右侍郎。七年改北工部,至京又改户部,未几改礼部,与当道不合,乞归,在途诏命升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事,归家再乞致仕。家居十五年,卒于嘉靖二十二年九月三十,年七十,赠工部尚书,谥文定。以儒学名于世,称学者,论学以“格致”为宗,其《送湛若水序》谓:“甘泉以存心为主,予以格物致知为先,非存心固无以为格致之本,物格知致,则心之体用益备。”卒后,门人刘泾等辑其诗文,倩郑恭王朱厚烷校订,刊为《柏斋文集》十卷,有嘉靖二十八年朱厚烷序,是集文九卷﹑诗一卷,计收文(含讲章﹑奏疏)一百六十余篇,诗一百三十余首。后又有嘉靖三十三年周镐序刊本《何柏斋文集》,亦十卷。万历四年(1576)贾待问等再刻《何文定公文集》,釐为十一卷,文十卷诗一卷。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另有《柏斋三书》四卷﹑《怀庆府志》十二卷及《乐律管见》(《律吕管见》)﹑《阴阳管窥》﹑《兵论》﹑《家训》各一卷。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二篇,评语云:“柏斋辩论澜翻,是其所长,脱除议论,则未免常调。”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一五录其诗十二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二八录其诗三首,“诗话”云:“文定讲学,兼明礼仪乐律……持论甚笃。诗特其余事,然如《九日和韵》,从肺腑中流出,此等作,无论字句之工不工也。”《四库全书》据万历本收录《柏斋集》十一卷,略有删削,《总目》“提要”云:“当时东南学者,多宗王守仁‘良知’之说,而瑭独以躬行为本,不以讲学自名,然论其笃实,乃在讲学诸家上。至如《均徭》﹑《均粮》﹑《论兵》诸篇,究心世务,皆能深中时弊,尤非空谈三代迂疎无用者比。虽其文体朴质,不斤斤于格律法度之间,而有体有用,不支不蔓,与雕章绘句之学,固又当别论矣。”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丁签卷一三录其诗一首。也能词曲,崇祯十三年(1640)刊王九思《碧山乐府》附刻《柏斋先生乐府》,凡套数五套。生平见马理《何先生神道碑铭》(《(嘉靖)怀庆府志》卷一二)﹑张卥《何文定公瑭传》(《何文定公集》卷首)﹑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四﹑何乔远《名山藏》卷七五﹑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二。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