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颢 |
释义 | 梁颢 (963——1004)字太素,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早年从学于王禹偁,以疑询之,禹偁不答,遂发愤读书,复又质疑,禹偁大加称赏。雍熙二年,为进士第一,释褐大名府观察推官。四年,召为右拾遗﹑直史馆。判鼓司﹑登闻鼓院。坐事贬虢州司户参军,起知鱼台县,加大理评事。迁殿中丞,复直史馆,历开封府推官,改右司谏。真宗初,出使陕西,途中作《听政箴》以献。使还,为度支判官。咸平元年,同知贡举,预重修《太祖实录》,同修起居注。三年,擢知制诰。出为峡路安抚使。归掌三班院,巡检河北,拜右谏议大夫,充户部使。以翰林学士同知审官院。景德元年,权知开封府。卒,年四十二(《宋史》本传作九十二,误)。梁颢存诗甚少,如其“细雨隔帘烟火灭,落花风动欲黄昏”(《寒食值雨》),“草色墙阴合,花香夜雨和”(《寒食寓怀》),描写寒食境况,都颇为生动。著有文集十五卷,今已佚。《全宋诗》卷九六录其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九七收其文五篇。事迹见《东都事略》卷四七﹑《宋史》卷二九六本传。(闻群)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