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畋 |
释义 | 杨畋 (1007——1062)字乐道,其先蓟州(今北京市)人,后徙新秦(今陕西神木北),重勋曾孙。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并州录事参军。再迁大理寺丞,知岳州。庆历三年,擢殿中丞﹑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湖南徭人反,宋军失利,降知太平州。岁馀,复除荆湖南路兵马钤辖。明年,徭人平,改尚书屯田员外郎﹑直史馆﹑知随州。召还,为三司户部判官,奉使河东。侬智高攻陷邕州,除起居舍人,为广南东西路体量安抚使。以兵败城陷,落知谏院﹑知鄂州,再降为屯田员外郎﹑知光化军。明年,徙邠州。复起居舍人,为河东转运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读,判吏部流内铨。嘉祐四年,改知制诰。进龙图阁直学士,复知谏院。七年卒,年五十六(王安石《新秦集序》﹑苏辙《杨乐道龙图哀辞并序》)。杨畋喜学问文章,王安石称其文“庄厉谨洁,类其为人,而尤好为诗,其词平易不迫,而能自道其意”(《新秦集序》)。著有《新秦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文》卷六六○收其文四篇。事迹见《宋史》卷三○○本传。(李伟)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