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彧
释义
刘彧

(439—472)即宋明帝。字休炳,避唐讳作休景,小字荣期。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宋文帝第十一子。元嘉二十九年(452),由淮阳王改封湘东王。孝武帝世,诸弟多被猜疑,惟彧得见信,历中护军﹑都官尚书﹑徐州刺史﹑南豫州刺史。前废帝子业凶悖,屡欲加害诸叔父,彧与阮佃夫等合谋杀废帝。彧即皇帝位,在位八年,大杀孝武帝诸子,又奢侈无度,民不堪命。泰豫元年(472),以饮食过度,卒。年三十四。

彧好读书,爱文义,又好围棋。多用才学之士,参侍文籍。国有祯祥及宴集,辄自作诗,且令群臣同作。有集三十三卷,佚。今存乐府郊庙﹑舞曲歌辞十二首,见《宋书·乐志》。又编撰《晋江左文章志》三卷﹑《赋集》四十卷﹑《诗集》四十卷,佚。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