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廙 |
释义 | 刘廙 (180—221)汉﹑魏间散文家。字恭嗣。南阳安众(今河南邓县东)人。十岁,为司马徽所赏。兄望之,有名,为刘表所辟,与表不合。廙谏望之效范蠡迁于江湖,望之不从,寻被杀。约建安十三年(208)前后,廙奔扬州,归曹操,为曹丞相掾属。十六年或稍后,转五官将文学。曹丕重之,命廙无须拘礼,可作草书。建安十八年,魏国初建,为黄门侍郎,谏曹操伐蜀。二十四年,魏讽反,廙以弟为讽所引,当坐诛。陈群言于操,操以廙为名臣,赦而不诛,徙丞相仓曹属。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魏王位,以廙为侍中,赐爵关内侯,上书劝请曹丕受禅。黄初二年(221),卒。年四十二。廙著书数十篇,与丁仪共论刑礼,据《吴志·陆逊传》,廙主先刑后礼之说。《隋书·经籍志》著录廙有《政论》五卷,侯康《补三国艺文志》以为即出此书。又尝与司马徽共论运命历数,见《吴志·三嗣主传》。《文心雕龙·书记》称其《谢恩表》,谓“喻切以至”。《隋书·经籍志》录其集二卷,佚。今存《政论》佚文及章表等十二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