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吉廷 |
释义 | 杨吉廷 (1859—1918)字﹑号不详。四川邛崃人。少年时期曾入学读书,颇通文墨。青年时期,曾在刑房管理文案。性喜川剧,暇时常至茶馆听戏,后从其兄杨喜廷学打鼓,又拜川剧名鼓师向崇山为师,潜心学习司鼓技艺及川剧音乐,成为专业鼓师。对川剧五种声腔:昆曲﹑高腔﹑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灯戏诸腔皆精,先后搭宴乐﹑长乐﹑彩华﹑翠华﹑全义诸川剧班社,技艺精湛,光绪间,被誉为川西坝上川剧鼓师“五虎之首”。1914年加入三庆会,任首席鼓师,专为名角司鼓。能设计唱腔,赵熙的《情探》﹑黄吉安的《邺水投巫》等川剧名剧,皆由其设计唱腔。据传,赵熙“曾坐滑车,专程去邛崃拜谒,奉上纹银五百两,请他代挂曲牌”(陈国福《天府之花》)。“由于唱词不尽符合曲牌音律,杨吉廷又不愿破坏唱词文采”,便采取“移宫犯商﹑犯调合律“之法,“重新创作新曲,用于舞台实践,十分成功”(谭韶华《川剧群星》)。又能编善写,于川剧剧本的整理﹑编纂亦颇有贡献。所编剧本有《春芜记》﹑《龙门山》﹑《出棠邑》﹑《八阵图》,整理﹑改编剧目《意中缘》﹑《风筝误》及全本《孝琵琶》。生平事迹见《川剧群星·杨吉廷》(巴蜀书社,1988年出版)﹑陈国福《天府之花》等。(梁淑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