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仪祉 |
释义 | 李仪祉 (1882—1938)原名协,字宜之,后以仪祉通行于世。陕西蒲城人。为易俗社创办人李桐轩之次子。幼承家学,十七岁考中秀才,入泾阳崇实书院,与于右任同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于京师大学堂预科德文班。翌年入德国柏林工科大学深造,继入丹泽工业大学专攻水利。1915年获“特许工程师”称号,归国后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授﹑校长。1922年回陕西,历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陕西省教育厅长﹑西北大学校长﹑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务。毕生尽瘁于水利工程,对西北水利建设有特殊贡献。受其父兄薰陶,爱好秦腔艺术,利用余暇为易俗社编写剧本。其所编剧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以游学欧洲,见闻广,能编戏融合李中西,提醒青年处甚多。”(孙仁玉《陕西省易俗社简明报告书》)著有《仪祉全集》约三百万言,台湾曾为之编辑出版。所编剧目有《李寄斩蛇记》﹑《卢采英》﹑《复成桥》等。生平事迹见《国史馆馆刊》一卷三号,宋希尚《李仪祉传》﹑《李仪祉先生年表》(载1964年6月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刊《李仪祉的生平》第七章)。(梁淑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