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商报·灯塔 |
释义 | 华商报·灯塔 现代报纸文学副刊。日刊。香港《华商报·灯塔》副刊于1941年4月8日创刊。同年12月12日出至第177期后终刊。夏衍主编,先后担任编辑的有陆浮、华嘉、郁风等。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的。刊物的宗旨是:“内容力求真实与公道,素材力求丰实而隽趣,特别注重正确而生动地反映并批判社会上变动不息的日常事故的短小精悍的短篇杂文,绝对避免一些无关现实的长篇大论”(创刊号《未能免俗的介绍》)。具有强烈斗争性的杂文,在刊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茅盾的《谈所谓“暴露”》,萧辛的《从有声到无声》,何其芳的《论“土地之盐”》,宋之的《说谎的限度》等杂文,抨击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反动宣传,揭露了敌伪对进步文化事业的迫害。同时,大量介绍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并对中国文坛存在的一些错误倾向展开批评。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表达对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支持,郭沫若、茅盾、夏衍、巴金等人联名发表了《中国文艺作家给欧美文化界的一封信》和《留港文艺作家致世界作家书》。刊物还编辑了“纪念‘五四’”、“‘八 一三’四周年”、“‘九一八’十周年”、《苏联十月革命纪念》、《鲁迅先生逝世纪念》等特辑,发表了一批纪念文章。刊物还连载了一些重要的文学创作,如茅盾的散文集《如是我见我闻》、巴人的小说《沈滓》、艾芜的小说《故乡》等,在当时曾产生较大的影响。副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成为大陆留港进步作家的重要言论阵地。主要撰稿人还有范长江、杨刚、林山、史之达、葆荃、端木蕻良、黄药眠、周钢鸣等。 徐锦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8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