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我的记忆 |
释义 | 我的记忆 现代新诗。戴望舒作。初载1929年1月10日《未明》半月刊第2卷第1期。初收入上海水沫书店1929年4月版《我底记忆》。这首诗是戴望舒充分成熟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写于1927年夏季诗人蛰居故乡期间。作品共5节32行。诗人把“记忆”当做具有复杂情感的“友人”来表现,它生存在一系列极平常的事物上,“对我作秘密的拜访”,“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但是我永远不讨厌它,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写出了诗人对平庸琐屑生活虽有抱怨又感慰藉的心态。作品采用现代日常口语,诗句舒展自然,甩掉了音韵的镣铐,注重诗的内在情绪的表现,成功地创造了既有民族特点,也有个人特点的白话诗体式。戴望舒曾称这首诗是“我底杰作”(杜衡《望舒草·序》)。艾青也对这首诗给予很高评价:“戴望舒起初写的诗是用韵的,到写《我的记忆》时,改用口语写,也不押韵。这是他给新诗带来的新的突破,这是他在新诗发展史上立下的功劳。”(《就当前诗歌问题访艾青》) 胡钢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9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