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释义 | 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先后开过两次。首届会议于1942年11月3日至5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主持者为日本文学报国会等。东北、华北、上海、台湾等地均派代表团参加。伪满洲代表团由满洲文艺家协会主任山田清一郎、常务委员古丁带队,成员爵青、小松、吴瑛等。东条英机亲自到会讲话。会议题旨为“发扬战争国民精神”、完善“大东亚文学”。会议主要讨论了设立东方文化研究院、设立大东亚文化联络会,交换日伪作家及“新进”文学者、设立东亚文艺奖金、每年召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等事宜。第2届会议于1943年8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动员文艺家为“大东亚圣战”写作。伪满洲代表团成员有山田清一郎、大内隆雄、古丁、田兵、吴郎等,华北、上海、台湾等地区均派代表参加。会上决定设立“大东亚文学奖”,得奖作品有潘序祖的《予且短篇小说集》和袁犀的《贝壳》,会后,台湾文学奉公会在台北召开决战文学会议,满洲文艺家协会在长春召开决战文艺家大会,以贯彻东京会议精神。 黄万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4-21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