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升庵诗话
释义
升庵诗话

明代论诗著作。14卷。杨慎著。杨慎博学多才,无论诗文创作还是诗论见解,都有很高造诣,在明代诸人之中,堪称大家。《升庵诗话》卷帙浩大,内容丰富,而且阐发诗歌主张,考证史料,以及品评诗歌作品,多有独到见解。

杨慎论诗,善于正确地把握主要倾向,判断优劣,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明代诗坛前后七子影响甚大,但只宗盛唐之说,造就一代复古诗风。杨慎则从诗歌创作的实际出发,反对复古派的狭隘口号,主张学诗应开阔视野,凡上乘作品,都应善于借鉴。他认为,“唐五律之祖”当言六朝,六朝诗“雄浑工致”之作,“固盛唐老杜之先鞭”;尤其对庾信的作品评价甚高,称其“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由此,他嘲笑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徒知学盛唐,竟不知唐人正出自六朝。他主张,学古不应丧失自我,对古人亦步亦趋只能削弱个性,应该立足于诗人自己的创造。他告诫众人,古人并非十全十美,即使唐诗也难免有“极恶劣者”,甚至认为杜诗实是“诗衰”之始。在他看来,诗人学古是为了创新,最终要表现在自己独到艺术风格的创造上。

关于诗歌创作,杨慎主张抒发性情。他反复强调抒情为作诗之本,诗应有“思致”,“意在言外,使人自悟”。他明确反对杜甫以诗为史的作法,认为这样作诗违背了诗的抒情特点。对宋人推崇杜甫五七排律,称为“诗史”他更是不满,讥其为“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同时,对于晚唐苦吟诗人,杨慎也认为他们缺少真情实感,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在诗歌的表现形式方面,杨慎提倡自然浑成,反对雕饰,以自然而然为诗的最高境界。他称赞江淹《别赋》,“取诸目前,不雕琢而自工,可谓天然之句”。他还提出“词愈俗愈工,意愈浅愈深”,这也是在肯定朴实自然的诗风。

此书有《历代诗话续编》等本。

胡山林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64-96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