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益希卓玛2 |
释义 | 益希卓玛21925— 当代女作家。藏族。又名王哲。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6岁时离别故乡,随父移居兰州,并在那里读完小学和中学。194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读中学、大学时,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种学生运动,并于1948年上海解放前夕,由上海地下党组织将其转送解放区。1949年在《新中国妇女》杂志任编辑。1950年参加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举办的藏民研究班。1952年任《西北文艺》编辑。1953年—1963年先后任《甘肃日报》记者,《甘肃文艺》、《工农文艺》、《甘肃歌谣》编辑,同时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54年发表了第一篇散文《山谷里的变化》(载《甘肃文艺》)。1957年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在遥远的牧场上》,并获文化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征文奖。1962年开始写作儿童文学《清晨》,翌年《儿童文学》发表了其中的片段,并被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改成图文并茂的幼儿读物《小华旦》,曾得到茅盾的称赞。她的代表作《美与丑》(载《人民文学》1980年6期),分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首次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出版了她的中篇小说《清晨》,同年6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介绍了益希卓玛和《清晨》。 吴碧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2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