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十八学士登瀛洲
释义
十八学士登瀛洲

元明间杂剧剧本。简名《登瀛洲》。不著撰人姓名。末本。剧演唐太宗在寇乱稍平后尊儒,于城西10里为文人吟咏而起园亭。命司天台监正袁天罡择日期、看风水,并由老将军尉迟恭监工,不数月而成,名曰“瀛洲”。太宗继命杜如晦、房玄龄等18人入瀛洲宴会赋诗。增福神由人间归天,向钧天大帝报告长安有此胜景。大帝遂邀西池王母、东华帝君同至瀛洲庆贺,并为唐王增福加寿。《唐书·褚亮传》谓唐太宗留意文学,乃于宫城西起文学馆,以待四方文士,时杜如晦、房玄龄等,皆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号“十八学士”,为时所倾慕,谓之“登瀛洲”。可见长安并无瀛洲。此剧云兴工建造,实属无稽。至后二折演神仙降福,更见滑稽。此剧当是元明间艺人笔墨。剧中正末第一、四折扮袁天罡,第二折扮杜如晦,第三折扮增福神。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星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