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中国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
释义
中国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

中国当代文学运动大事。1986年9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当代文学研究工作者、一些报刊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编辑、记者以及首都部分高等院校师生代表近300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首都有关方面负责人、著名专家、学者、作家、评论家张光年、钱钟书、陈荒煤、冯牧、钟惦棐、许觉民、唐达成、朱寨等也出席了会议。召开这次讨论会的目的、意义正如唐达成在开幕式的致词中指出的:“如何多方面总结已经取得的艺术经验,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规律,进一步推动文学事业的更大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顾问许觉民致开幕词。与会者们认为:以粉碎“四人帮”为起点的新时期文学已经走过了从复苏到兴盛的10年,这是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变革、推陈出新的10年,它必将以不可磨灭的历史存在而对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会议论争、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新时期文学的主要特征和对它的总体评价;人道主义本质的恢复和深化以及对它的估价;文学向自身的回归,艺术的自觉与批评的自觉;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流向与前景等等。论及的问题广泛深入,各抒己见,自由争鸣。例如:①对新时期10年文学的总体评价虽取得一致的认同,但在具体描述上又呈现各自的特色:一种意见认为,“新时期文学十年是辉煌的10年,是成绩卓著的10年”;另一种观点说“还不能称为新文学最辉煌的10年,但它是关键性的重要的10年,是‘五四’以来再次开放的时代”;多数人以为对此不必强求统一的认识,“但必须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抱着实事求是的严肃科学态度”。对这种多角度地描述文学10年的情况,王蒙说:“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说明新时期文学同生活一样有其整体性和丰富性。“②对新时期文学中“人道主义”的评说。有人认为:呼唤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新时期文学的一条基本线索,“人道主义”是新时期文学的“主潮”;有人则不同意这种提法,以为“主潮”是“现实主义”;也有人提出“没有主潮”。会上刘再复宣读的《论新时期文学主潮》一文中,提出新时期的人道主义本质的恢复与深化,以及这一时期文学尚缺乏与民族共忏悔的忏悔意识和自审意识问题,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大会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

屈桂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89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