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汉代辞赋之发达
释义
汉代辞赋之发达

古代文学论著。金秬香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9月初版。列为王云五主编“国学小丛书”的一种。全书包括《辞字之解释》、《赋字之定义》、《词赋之源流》、《词赋之作用》、《诗赋之分析》、《汉代词赋之所繇盛》、《汉代词赋之所繇衰》、《汉代词赋发达之原因》、《汉代词赋之种类》、《汉代辞赋之变迁》等10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汉赋的渊源、流变等各方面的情况。作者认为,“诗赋之学,出于行人之官”,“实唯纵横家所独擅”。汉人正是继承了战国时代纵横家的传统,“汉之词赋,体备战国也,此汉赋之所由盛也”。至于汉赋之所以衰微是由于作家们逐渐违背了文学“吟咏情性”的规律,忽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讽谕意义,“而唯以好尚逐于文词”。

该书将汉赋分为3类,依次介绍了各类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其一是抒情类,其特点在于“即小喻大,吊古而伤时,嬉笑甚于裂眦,悲歌可以当泣,诚有不得已于所言者”,以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蔡邕《述行赋》等为代表,共36篇。第二是骋词类,其特点在于“恢张声势”、“务为纷葩”,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为代表,共22篇。第三为记事析理类,其特点在于“征材聚事”、“因物造端”、“敷宏体理”,以扬雄《太玄赋》、王褒《洞箫赋》、傅毅《舞赋》等为代表,共18篇。作者列举代表作品较多,且对每部作品的作者、内容、艺术成就均给予较为详细的评介。该书还简要介绍了汉赋“由简而趋繁”、“由朴而趋华”、“由疏而趋密”的变迁情况。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79-168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