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海国英雄
释义
海国英雄

现代话剧,4幕。又名《郑成功》。魏如晦(阿英)著。1940年写于沦陷后的“孤岛”上海。上海国民书店1942年2月初版。列为“新艺戏剧丛书”、“南明史剧第二种”。1940年9月27日新艺剧社在上海首演。导演吴永刚。剧本描写明末隆武至永历年间,郑成功坚持抗清的英勇事迹。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明末隆武帝的佐国元勋,后迫于形势,动摇思变,决定撤去保卫福州行宫的兵力,去守卫他自己在安海的住宅。悍然不顾隆武帝、郑成功一再劝阻,撤兵而去。清兵南下,隆武帝殉难,郑芝龙全家被俘,被解往北都。郑成功举兵以图恢复南明统治,率部进攻南京,兵败出海,退居台湾。郑芝龙全家在北方惨遭杀害,噩耗传来,郑成功痛哭流涕,派世子朱经率兵恢复思明州,准备报仇雪恨。这时,葛嫩娘、孙克咸在福州殉难,葛嫩娘旧部女兵马金子渡海来归,郑成功筹组已久的民族革命组织天地会即将成立,准备继续坚持抗清斗争。柳亚子曾建议作者,直接描写天地会成立,在三呼万岁的口号声中闭幕。作者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环境险恶,不能不写得较为隐晦,但仍然反映出强烈的民族反抗意识。剧本“强调表现了郑成功一生的最伟大精神,即是不为威逼,不为利诱,刻苦耐劳,忍受人间一切的惨痛,不为最大的失败灰心,为公忘私,为国忘家,不屈不挠,苦斗到底,一个韧性的恢复故土的伟大的意念与实践精神”(作者:《〈海国英雄〉写作杂记》)。这同当时沦陷区人民群众渴求解放的心情是息息相通的,反映了深受迫害和苦难的人民的梦想和追求,受到进步文艺界的支持,当时在上海各报刊发表评介文章近百篇,曾获得广泛的政治效果,是上海“孤岛”时期戏剧代表作之一。

萧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8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