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上魂 |
释义 | 海上魂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16回。陈墨涛著。约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前后。原书为抄本,线装2册,卷首有《绪言》1篇。1985年经孙菊园、孙逊校注,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前增刊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前言》及校注者《导论》。 作品叙述了南宋文天祥的抗元事迹。南宋末年,元兵压境,文天祥率勤王之师入卫临安。帝㬎令其赴元军议降,天祥拒绝元军诱降,结果被囚押送北上。途中天祥在杜浒、金应等12壮士协助下,设计逃出元营,经过千难万险,抵达福州。遂与张世杰、陆秀夫立益王昰为帝,各地义师响应者甚众。天祥由漳州向江西进军,直迫赣州城下。但方石岭一战,宋军大败,巩信、赵时赏等大将均壮烈殉难。天祥妻亦被执押送大都,二子则死于难。天祥退守惠州。元军下潮州,海战中帝昰溺水而亡。张世杰、陆秀夫乃复立卫王昺为帝,驻跸崖山。元世祖以宋降将张弘范为都元帅,兴师灭宋。天祥在海丰城五坡岭陷入敌军重围,力尽被执。在崖山则宋军在海战中被围歼,陆秀夫抱帝昺投海死;张世杰突围后遇飓风,亦壮烈殉国。天祥被执后张弘范劝其投降,天祥挥笔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志。天祥被押解至大都后,元世祖敬其为人,亦劝其降元,仍不为所动。在狱3年,始终坚持民族大节,最后从容就义。 小说作于清末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高涨之时,借古喻今,宣扬具有近代色彩的爱国思想和种族革命思想。小说把文天祥作为国魂来歌颂,将国家置于君、父之上,提出“皇帝虽死,中国不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为了唤醒同胞,投入反帝反清的现实斗争。因而它属于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小说。 王立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7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