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生宝 |
释义 | 梁生宝 当代长篇小说《创业史》的主人公。他是小说中农业合作化的带头人。他幼年丧父,随母逃荒到蛤蟆滩,13岁当长工,20岁被抓壮丁,后逃进终南山当“地下农民”。苦难的生活不仅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品质,而且提高了他的阶级观念。所以一解放,他就投身革命斗争,并加入了共产党。作品多方面地表现他的新品质、新个性:他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赤胆忠诚,积极带领群众走互助合作道路。互助组初期,富裕中农盖房置地发展家业,公开向互助组挑战。梁生宝为了巩固互助组,搞稻麦两熟,不辞辛苦,省吃俭用,到外地购买优良稻种。春荒时富裕中农抵制“活跃借贷”,他又率领贫苦农民进山割竹扎扫帚生产自救。割竹时有人受伤,他又把自己的劳动报酬让给伤员。他谦虚谨慎,老成持重,“不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角色”,受到农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尤其是在村里“老资格”的共产党员郭振山退坡后,他成了蛤蟆滩最有威信的领袖人物。他公道能干,勤于思考,既脚踏实地又富有理想,具有农民思想家的风貌。他对私有制的深刻认识,使他决心走与老一辈农民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品不仅写了他高度的思想觉悟,而且写出了他丰富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为了集体他废寝忘食,丢家舍业,曾引起继父梁三老汉的不满,但他对继父则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和父子之情。他对待爱情和友谊,也情深谊长,真挚动人,把革命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他敢于吸收二流子白占魁入组,不仅表现了共产党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宽阔胸怀和巨大气魄,而且显示了互助组在政治上的强大,预兆着中国农民不可避免地都将走上合作化的道路。所以梁生宝的互作组后来就发展成了闻名遐迩的“灯塔社”了。 蔡葵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53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