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林默涵
释义
林默涵1913—

现当代文艺理论家。原名林烈。笔名雪邨等。福建省武平县人。1928年在福州高中师范科求学期间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影响,参加进步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在福州、厦门、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并开始文学生涯。1935年到日本留学。1936年回国后,先后在进步报刊《生活日报》、《读书与出版》、《世界知识》和《国民周刊》任编辑,开始用“默涵”的笔名撰写文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青年救国服务团和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作抗日宣传工作。随后到武汉任《全民抗战》编辑。1938年8月奔赴延安,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编辑《中国文化》。1941年主持华北书店的编辑工作。1943年调《解放日报》任副刊编辑、文艺版组长。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许多短论和杂文。1944年冬调重庆《新华日报》,先负责“通讯科”,主管与读者的联系,后主编副刊。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上海工作。1946年10月由共产党组织安排到香港,协助章汉夫编辑综合性的政治、时事、文化刊物《群众周刊》。同时参与编辑共产党领导下的《大众文艺丛刊》。他撰写政论、杂文,还写了大量争论性的文艺论文。其论著分别收入论文集《在激变中》(1949年)、《浪花》(1949年)和杂文集《狮和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分配在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工作。1952年调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任文艺处长,后任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他长期从事党和政府的文化艺术的领导工作,参与并领导了文艺界的思想理论斗争,撰写了许多阐述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文艺论文和报告、讲话。1960年写的《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旗帜》一文影响很大。“文革”中受到迫害。粉碎“四人帮”后复出,先后任文化部副部长、顾问,中华全国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文联常委副主席等职,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新时期他的主要论文结集为《林默涵劫后文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

缪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74-357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