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福乐智慧
释义
福乐智慧

古代维吾尔族哲理长诗。旧译《库塔特库—比利克》或《幸福之道》等。优素甫·哈斯·哈吉甫作。这是迄今所知的古代维吾尔族首部大型作家文学作品,于伊斯兰历462年(1069—1070)完成于喀喇汗朝王都之一的喀什噶尔(即今新疆喀什)。长诗问世后,广泛流传于新疆及其毗邻的中亚地区,并对周围民族及其后世的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长诗采用哈卡尼亚语(又译“王朝语”,即中世纪回鹘文学描述语)写成,其韵律为波斯—阿拉伯古典诗歌中的阿鲁孜韵律、木塔卡里甫格律及玛斯纳维体。全诗共13290行。经后人规整,由两篇序言、85章正文和3个附篇组成。

《福乐智慧》的构架体现了在伊斯兰古典时期的波斯—阿拉伯文学中一度流行的模式。前11章为这种模式所要求的对真主、先知及其四同伴、对春天和地方执政者的赞颂,论天体、知识、智慧和语言,倡导善行,书名释意以及作者暮年自述等内容,与主要情节无关。故事情节自第12章开始展开,至85章结束。书末3个附篇为作者自抒胸臆的抒情诗。作品塑造了具有一定寓意的4个人物形象:国王日出,象征公正和法度;大臣月圆,代表吉祥幸福;月圆的继任者贤明是智慧的化身;苦行僧觉醒,则寓意知足(一说代表“来世”)。作者所说“为读者引路,导向幸福”的知识,即通过4个形象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话反映出来。长诗为对话体,间或插入的简短描述段落交代情节的发展和场景、时空的转换,因而明显地表现出诗剧的某些特征。

长诗叙述了如下的故事:国王日出名扬四海,一心求贤。月圆慕名远道前来求见以报效国家,遂深得国王信任。月圆辞世时向日出举荐其子贤明,得国王恩准承袭父位。贤明有一族亲叫觉醒,人品高洁,日出欲任其为贤明辅弼。但此人奉行遁世主义,隐居于山林苦修,虽经贤明三顾茅庐终未应允出山侍主。时光流逝,贤明亦生遁世苦修之念,觉醒却劝其断此念而忠心报效国王。不久,觉醒染疾,卧榻不起,唤贤明前往。觉醒死后,遗赠国王一根手杖,给贤明一食钵为纪念。两人对觉醒之死悲伤之至,对他高洁人品念念不忘。从此,贤明秉政更加勤勉,“天下大治,得到众人祝福,祝福声中福星将他照临”。

上述情节把4个人物间哲理性对话有机地结构在一起,表达了他们对社会、法度、伦理道德、哲学、治国之道等问题的看法,集中反映了喀喇汗朝时期维吾尔人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作品因其广博的思想内容、精深的哲理、典雅的诗艺和多种文化熔于一炉的开放格调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中亚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福乐智慧》手稿至今尚未发现。目前传世的为先后发现的后世的3个抄本。维也纳抄本:又名赫拉特回鹘文抄本,系1439年在赫拉特城抄毕,1474年发现于伊斯坦布尔。这一抄本残缺不全,现存维也纳国立图书馆。1823年,法国学者卓别尔据此抄本首次刊布了作品片断。1870年匈牙利学者万别里发表了其中1830行原文的拉丁字母转写和德文译文。1890年俄国学者拉德洛夫影印了这一抄本;次年,又用满文字母转写出版了这一抄本。开罗本:又称苏鲁斯体阿拉伯文抄本,抄就年代不晚于14世纪上半期。1896年发现于开罗,现存开罗凯地温图书馆。1897年拉德洛夫主持为彼德堡亚洲博物馆制成副本,现存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手稿部。1901—1910年,拉德洛夫先后出版了这一抄本的斯拉夫字母转写本和德文全译本。这一抄本也是残本,缺漏甚多。纳曼干本:又称纳斯赫体阿拉伯文抄本,为最完整和最古抄本,约抄于12世纪末或13世纪上半期。1913年发现于中亚费尔干纳地区纳曼干城,现存苏联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1928年底,发表了其中若干片断,并以乌兹别克文加以注释。

上述3种抄本的诗行数量、序言和目录的排列次序等均不尽相同。1942—1943年,土耳其先后出版了3个抄本的原文影印本。土耳其学者热·阿拉特在3个抄本基础上编出校勘本,于1947年出版了原文的拉丁字母转写本,1959年出版了土耳其语的散文体译本。1979年出版了该书《词汇索引》。阿拉特校勘本成为国际学术界用于研究所采用的主要底本。1971年,苏联塔什干出版了乌兹别克语译本。1980—1983年,苏联先后发表过俄语选译本和阿塞拜疆语、哈萨克语译文。1983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斯·伊万诺夫主持翻译的俄文全译本;美国芝加哥出版了由罗·丹柯夫翻译的英文全译本。1986年,苏联出版了哈萨克语全译本。

在中国,1979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汉文节译本。1984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回鹘语原文的拉丁字母标音转写暨现代维吾尔语诗体古语、今译合刊本。1986年民族出版社又出版了汉文全译本。上述两个版本均由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完成。

刘宾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99-610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