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
释义 |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话本小说。见于明人冯梦龙所编《警世通言》第28卷。写南宋绍兴年间,临安府生药铺主管许宣到保叔塔寺追荐祖宗,回家路上遇雨,将自己借的伞转借给一同搭船的白娘子主仆。许宣到白娘子家讨伞,白娘子主动以身相许,并赠大银一锭。大银为邵太尉库中丢失,许宣为此被发配苏州牢城营做工。半年后,白娘子带丫环青青寻至苏州,与许宣成婚。又半年过后,许宣到承天寺看卧佛,遇一终南山道士,交给他灵符2道,要他回去以此镇压妖怪,结果,那先生反被白娘子驱走。不久,许宣去承天寺看佛会,又因身上衣服和手中扇子全系周将仕典当库内所失而被捕。许宣招出白娘子,又被发配镇江府。许宣在镇江又遇白娘子,二人重归于好,自家开了生药铺。金山寺法海禅师向许宣说破白娘子为妖怪,要他回杭州躲避。许宣遇赦,回到杭州,白娘子和青青又早到一步。白娘子屡屡显形为一条大蟒,并要挟许宣。许宣无奈只得又去求助于法海。法海交给许宣一个钵盂,将白娘子罩在下面,又将青青化成的青鱼也收入钵盂,拿到雷峰寺前,上面砌7层宝塔镇压。许宣也出家为僧。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所述故事未脱妖气,多有志怪小说的色彩。白娘子基本上是一个欲心颇重的妖怪,许宣形象也显得粗糙。呈现出早期话本较为原始的特色。明代以后,白蛇故事有较大的改变,不仅加入了追求婚姻自由的反封建内容,而且白娘子也成为情义深厚的美丽少女。 白蛇故事流传久远,唐代谷神子《博异志》、宋代洪迈《夷坚志》等书中均有记载,内容虽然不同,但可见其衍变的痕迹。元末邾经有杂剧《西湖三塔记》,明代《清平山堂话本》中也有同名小说,当为此篇《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蓝本。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不断地被加工为戏曲、小说、弹词在民间广为流传。这篇话本被肯定为宋人所作。 么书仪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2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