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包氏父子1
释义
包氏父子1

现代短篇小说。张天翼著。初载《文学》1934年4月第2卷第4号。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10月版《移行》。小说描写某公馆的听差老包,当了30多年仆役,忠诚老实,深得主人信任。因妻子早亡,他把独子包国维视为掌上明珠,一心望子成龙,唯一的希望是儿子从洋学堂毕业之后当官,以摆脱贫穷低贱的社会地位。他省吃俭用,千方百计借债供儿子念书,想方设法满足儿子的种种要求。为了儿子,他老着脸皮到学校去哀求免缴制服费,甚至不惜玷污自己一贯忠实清白的品格去偷拿主人家的头发油。但是,在父亲的娇惯和恶浊的社会风气的熏染下,小包却无心读书,而混迹于纨袴子弟之列,不仅一再留级,而且一步步走上堕落的道路。他不顾自己的家境,与人攀比,讲究穿着打扮,终日与富家子弟郭纯等人混在一起,充当小奴才。当他感觉到自己因为没有西装、皮鞋而遭别人的白眼时,便回家向父亲发脾气;他偷抹别人的高级头油而欣赏自己的“英俊”,在街上拧女学生的大腿以显示自己的“勇敢”。为了讨好郭纯,表示哥儿们义气,在打篮球时,他将同学打成重伤,而被学校开除,并被责令赔偿医药费。可怜的老包终于承受不住失望的打击和债务的重压,带着幻灭的悲哀昏倒在地。就这样,父子两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以喜剧形式演着各自的悲剧。小说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老包的小市民“向上爬”的庸俗观念和包国维骄纵愚妄的可鄙性格。包氏父子的悲喜剧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封建宗法制文化心理与半殖民地社会纨袴风气所共同酿成的一出世态悲喜剧。作品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和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的卑琐心理,以嘲讽和幽默的笔法刻画人物的灵魂,显示出作者目光灵锐、笔致犀利的独特艺术个性,是30年代讽刺小说的名篇。

陈寿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39-164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