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孔丘
释义
孔丘前551—前479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即殷商苗裔),曾祖因逃避内乱移居鲁国。3岁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少年时曾从事各种“鄙事”(如办丧事时当吹鼓手)。青年时做过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乘田(负责畜牧)一类小官。中年时曾任中都宰(鲁国曲阜行政长官)、司空(主管建筑)、司寇(执掌司法)。后因不满季桓子专权,愤而周游列国。但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孔子一生中,曾长期聚徒讲学,传说有3千弟子。又曾作《春秋》,整理《诗》《书》《礼》《乐》《易》。他死后,形成了一个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儒家学派。自汉代以后,经过系统化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他在文学上主张文质兼顾调和,即《论语·雍也》所谓“文质彬彬”。一方面,他是比较尚文的,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另一方面,他又注重尚用,说“有德者不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论诗以“无邪”(《论语·为政》),“迩之事文,远之事君”(《论语·阳货》)等为准则。他的有关言论主要载于《论语》一书。此外,《史记·孔子世家》也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资料。魏晋间出现的《孔子家语》和《孔丛子》所记多为传说,但也有零星可资参考的材料。

李少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1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