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包世臣
释义
包世臣1775—1855

清代文学家、书法家。字慎伯、诚伯;号倦翁。泾县(今属安徽)人。从小经历坎坷,食贫居贱,深知民间疾苦,思求拯救百姓之策,故有经济大略,喜言兵。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江西新喻县知事,次年因劾去职。世臣谙习朝章典故,务为经世之学。其时河、漕、盐三政皆颇多弊端,他详究利病,筹画整治之策,凡所规划,都切实可行,绝不故为高论,东南大吏常屈节谘询。又精悍有口辩之才,以布衣遨游于公卿之间。尝随明亮征川、楚,发奇谋不见用,遂归。晚年寓居江宁讲学,奖掖后进,教诲不倦。

包世臣年少即工词章,曾名噪 一时。中年好为诗,流传民间数千首,但多不存稿,存者有千余首。其于诗文,持议极精到。他强调为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有物之言,必其物备于言之先;然言之无序,则物不可见。物即可见,而言不可以行远。故治古文者,唯求其言之有序而已。”(《雩都宋月台古文钞序》)其《艺舟双楫》一书,论为文之道,评诗词曲赋,见解皆有精辟独到之处。尝自谓曰:“予诗从气体入,言必有物。风云月露,不得涉其毫沈。”“予为文能发事物之情状,窥见至隐,有如面谈。繁成千言,短则数语,因类赋形,达意而止。”(《读亭林遗书》)其诗以五言为主,多写遭受天灾人祸侵扰的百姓的忧苦,发其忧国忧民之感慨。如“万里诚金汤,哀鸿抑可叹。曰余虽孺子,念兹忧如煎”;“民灾吏束手,神亦无术救”;“信矣杜陵言,朱门酒肉臭”(《丙午春入江宁城见文武各署演土地会剧感赋》)。“大臣计盈绌,先在恤民命。怆我乐水怀,不觉涕横迸”(《杨家嘴却寄舫斋承宣》)。其文自谓取法六朝,“独求顿挫悠扬,以畅目送手挥之旨”(《答张翰风书》),然而从他流传下来的文章来看,内容上多有关家国治乱,言之务尽,风格上多纡徐委曲之致。又工于书法,远迈古人。主要著作有《安吴四种》36卷,其中包括论治理河、漕、盐三政的《中衢一勺》3卷、附录4卷,论书论文的《艺舟双楫》6卷、附录3卷,诗词赋集《管情三义》8卷,及言农、礼、刑、兵的《齐民四术》12卷。另还有自编的《小倦阁文集》30卷存世。

赵川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4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