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岘 |
释义 | 李岘709—766 唐代诗文代家。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之孙。少有才华,以门荫入仕,为高陵令,以政绩特迁万年令、河南少尹,魏郡太守,入为金吾将军,改京兆府尹。天宝十三载(754)被杨国忠排挤,出为零陵太守,迁长沙太守。唐肃宗至德初年,任扶风太守,兼御史大夫,至德二载(757)擢京兆尹,封梁国公。乾元二年(759),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为权贵所嫉,出为蜀州刺史。代宗即位,改荆南节度使,知江淮选补使,后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太子詹事,迁吏部尚书,复知江淮选。改检校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永泰二年(766)卒,终年58岁。李岘在朝言事切直,为权贵所不容,但以政术知名,所治皆有显著政绩。《全唐诗》卷215存其诗1首。《全唐文》卷372存其文1篇。 栾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4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