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体仁 |
释义 | 刘体仁1612—1677 清代诗人。字公㦷。颍川卫(今河南许昌一带)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因家难弃官,一度从孙奇逢问学。后复出做官,官至吏部郎中。刘体仁多才艺,善鼓琴,通绘画,精赏鉴,工诗文,在京城时,与王士禛、汪琬互相唱和,交往密切。他的诗歌主要是山水游历和酬答友人之作。艺术上追求生新瘦硬的风格,力避平庸浅易,因此王士禛称他的诗“刻削极似东野(孟郊)语”(《居易录》),如他用“椓壁闻蚁缘,索度或猱掷”(《送戴务旃游华山》)形容攀登的艰险,用“深杯如泻三山海,泛君舌上青芙蓉”(《赠归元公》)刻画饮酒的酣畅,都奇警不凡。其文不如诗,只有书信较有特色。刘体仁平生仰慕成连、陆贾、司马徽、桓伊、沈麟士、王绩、韦应物的为人,曾作《七颂诗》,并将堂室命名为“七颂”,将他的诗文集命名为“七颂堂集”,其中有《七颂堂诗集》9卷、《别集·空中语》1卷、《文集》4卷、《尺牍》1卷。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9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