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王 |
释义 | 三王 指初唐的3个骈文、骈赋、散文作家,即:王勃、王绪、王仲舒。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全唐文》卷557):“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自注云:“王勃作游阁序,王绪作赋,今中丞王公为从事日作修阁记。”注中所说的“王勃作游阁序”,即《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骈文名作。王绪所作的《赋》,今已不传。王仲舒的《记》也已不存,不过《全唐文》卷545却载有他的小传:“仲舒字宏中,太原人,贞元十年(794)策试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等科,登乙第,超拜右拾遗,累转尚书郎,元和中自职方郎中知制诰贬硖州刺史,迁苏州。穆宗立,召为中书舍人,出为江西道观察使,长庆三年(823)卒。” 韩小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5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