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霣玉怨 |
释义 | 霣玉怨 近代文言章回小说。30回。李定夷著。初载民国初年《民权报》(上海)。1914年8月国华书局(上海)铅印单行本,1册。至1936年6月出至第8版。卷首有海绮楼主人《序》、刘铁冷《序》、沈东讷《序》;另有铁沙天一、包醒独、何子恨、胡仪、杨南村、陈索然等人题词、题诗若干首;还有鬟红女史评语。卷末附作者《后序》。 书叙清朝末年,上海某校男学生刘绮斋,与思炎女校学生史霞卿邂逅相逢,一见倾心。后知史霞卿乃道员史禅叟之女,又是同窗好友赵君范之姨表妹,得赵之助,二人得以相识。从此花前幽会,月下谈情,遂而私订终身。旋因学校放假,刘绮斋返回故里兰陵。而史霞卿则因父官差调动,举家迁往苏州。恰值苏州瘟疫流行,其母陆氏一病不起,史霞卿只好护送灵柩回到故乡嘉兴。致使一对情侣,天各一方。刘绮斋以第一名毕业后,前往云南蒙自,投奔世交徐某,得任关道洋务之职。而在此期间,史霞卿却备受折磨。原来史禅叟有小妾钱氏,生性阴毒,故视大妇之女霞卿如眼中之钉。于是勾结土匪,将霞卿劫去。幸得一匪之助,逃出匪窟。钱氏一计不成,复生一计:撺掇其夫史禅叟,将霞卿许配市侩杨某之子。霞卿走投无路,设法将绝命书寄给远在云南的刘绮斋,然后悬梁自尽,幸被丫头所救。史禅叟生怕再出人命,遂以钱氏所生女彤云代替霞卿,嫁给了杨家。刘绮斋收到绝命书后,立即返回,方知虚惊一场。然而托媒求婚,却遭拒绝。后因钱氏以淫乱横死,史禅叟才恍然大悟,不但答应了绮斋和霞卿的婚事,而且将小女碧箫许给了绮斋的胞弟绚斋。不料忽接绚斋在日本病危的电报,绮斋只好匆匆赴日,偏偏又遇坐船沉没。绮斋虽然被救未死,但在宁波卧病数月,以致霞卿误以为绮斋已死,一病身亡。此时绚斋也死,史禅叟欲以碧箫代替霞卿嫁给绮斋,二人皆不同意,各自削发出家。 此书是李定夷的成名之作,也是鸳鸯蝴蝶派著名作品之一,其影响仅次于徐枕亚的《玉梨魂》。作品主人公刘绮斋和史霞卿具有时代特色:他们是学校学生,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故敢于公开恋爱,敢于私订终身。但又承认封建礼教和父母的绝对权威,在婚姻问题上不敢自主,也难以自主。换言之,他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恋爱,却不能自由结婚,因而酿成了悲剧。这是完全真实的。然而作品又插入了钱氏这个人物和沉船的偶然因素,这不仅是画蛇添足,而且冲淡了作品的反封建意义,这是十分可惜的。此外,围绕刘、史的爱情悲剧,作品还涉及了革命党人的活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越南、纳妾制度等内容,从而增强了它的社会意义。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27-622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