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灭亡
释义
灭亡

现代中篇小说。巴金著。初载《小说月报》1929年第2卷第1至4期,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初版。这是巴金的第一部小说。作品以1925年军阀孙传芳统治下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个充满热情和幻想的病态的革命青年杜大心。现实的黑暗使他感到爱的幻灭,他对反动社会制度和黑暗的社会生活充满了仇恨,愤世嫉俗,主张“自由社会主义”,决心打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相信人人平等的美满世界终究要到来。为此,他压抑对李静淑的爱,孤独自苦,立誓牺牲个人幸福来拯救人类,身患重病仍忘我工作。他的悲剧在于,虽有可贵的工作精神,但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他的思想带有浓重的幻想和盲动的个人复仇色彩。他的行动脱离群众,找不到一条实现自己理想的革命道路。当他看到在他影响下革命工人张为群被杀害之后,深深地陷入绝望和痛苦之中。为了摆脱良心折磨,决心以自己的生命来为张为群复仇,也为自己寻找一个永久的归宿,终于在刺杀戒严司令失败之后勇敢牺牲。

《灭亡》这个书名,有双重意义。一是诅咒把幸福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压迫者的灭亡;一是歌颂那些最先起来反抗压迫和为理想献身的人的“灭亡”。对杜大心最后的暗杀行动,巴金说过:“我自己是反对他采取这条路的,但我无法阻止他,我只有为他底死而哭泣。”这表明作者并不赞成恐怖的暗杀手段,但对他的理想、苦斗、不幸乃至最后牺牲仍充满了同情,他称杜大心是一个病态的革命家。作品显露出年青巴金的艺术才华,饱满的热情,一泻千里的酣畅的笔墨。小说发表后,引起强列的反响,读者欢迎这个当时还不被人所知的年青的作者。《小说月报》编者在总结一年工作时写到,1929年这一年中,该刊发表的巴金的《灭亡》和老舍的《二马》是两部“很引起读者注意,也极博得批评家好感”的小说。

邓逸群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8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