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阅微草堂笔记
释义
阅微草堂笔记

清代文言笔记小说。纪昀著。纪昀,字晓岚,又字春帆,献县(今属河北)人。乾嘉时著名学者、文学家。这部小说是他从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的,共24卷,分为《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全书主要记述狐鱼神怪故事,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由于作者写作宗旨在于“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惩”(《滦阳消夏录》与《姑妄听之》自序),因此书中充满封建伦理道德、因果报应等内容。其思想意义根本无法与《聊斋志异》相提并论。在写作上,作者也有意和《聊斋志异》对立,努力模仿六朝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反对象《聊斋志异》那样以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细微曲折,摹绘如生”(盛时彦《姑妄听之》跋转述纪昀语)的笔墨去反映现实生活,结果限制了本书的艺术成就。尽管如此,本书也还是有一些较有意义的篇章,如卷16写—沧州老河兵准确判断出沉入水中十几年的石兽的踪迹;卷1写曹竹虚不怕鬼的故事;卷2写一“讲程朱之学”的塾师贪图游僧钱财的卑劣行径;卷9写某翰林表面拒收同乡馈赠,事后却若有所失,责骂家人以出气的丑态等等,均不无可取之处。此外,许多记述掌故风习,评论诗文的篇章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艺术上,由于作者原本长于文笔,长于考辨,故书中“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在众多的清人文言笔记小说中,不失为比较有特色的一种,所以曾盛行一时。

本书版本很多,主要有嘉庆五年(1800)北平盛氏刊本、道光十五年(1835)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进步书局石印本、会文堂书局详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排印本等。

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53-505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