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银汉槎
释义
银汉槎

近代传奇剧本。2卷,18出。李文瀚著。道光二十五年(1845)三月风笛楼刊本。卷首有周腾虎《序》、武澄《序》、作者《自序》和《凡例》以及徐元润、张篯、马国翰等人题词,并节录《张骞本传》、《汲黯本传》和《通鉴纲目》、《淮南子》、《博物志》、《山海经》等有关资料。又有咸丰四年(1854)味尘轩重刊本,卷首增加咸丰五年(1855)仲春云安《序》。正文由周腾虎(韬甫)评校。该剧系李文瀚《李云生四种曲》中的第3种。始作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完成于二十五年。它借汉代张骞探河源、治水患的故事,影射现实,抨击时政。主要剧情写雌鼍王(影射英女王)率领山妖海怪兴风作浪,铺天盖地而来。朝廷束手无策,溃不成军。因张骞曾出使西域多年,了解“外夷”情况,有人保举他去查探河源。张骞奉旨出发,于云水茫茫间迷失了方向。后来得到牛郎、织女的帮助,打败了海怪,平息了水患。但在结尾处,作者却借牛郎之口,出人意料地声明,所谓用织女所赠支机石打败海怪一事,不过是“几年心血,满腔愤气,撒成奇谎”。最后是风、雨、雷、电走队出场,风雷过后,重现云霞,出现真正“海晏河清”的景象。这样奇特的结尾,是作者寓有深意的巧妙安排。

这个剧本,在李文瀚的四种剧作中现实针对性最强。云安《序》称其“揆厥时事”,“有所感而发”。“已溺已饥,忧国忧民,写得十分真挚,十分刻露”。周腾虎《序》则云:“闻之者固已怵目刿心,动魂荡魄者”。可见该剧在鸦片战争后的曲坛所引起的震动非同一般。

梁淑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397-53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