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采薇
释义
采薇

《诗经·小雅》第7篇。全诗6章,章8句。这首诗是写一位出征的士兵在胜利归来的途中,回想他自己在军中的情况,表现了爱国恋家矛盾苦闷的心情。首章写岁暮不能归家是为了“𤞤狁之故”。次章写因战争的关系,无法传递家信。3章写战争劳苦,恐不能生还。4、5两章写当时战争的情况及所取得的战绩。前5章都是追忆。最后一章是写战争胜利后,在归乡途中那种忍饥挨饿、悲苦无告的惨状。从这6章诗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战争给士兵们带来痛苦,但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造成痛苦的原因是“𤞤狁之故”,所以就和“君子”一道抗御外敌。但在胜利之后,士兵们仍然要承受战争带来的痛苦。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复杂情况。《毛诗序》、朱熹《诗集传》都认为此篇是“遣戍役”之诗。姚际恒《诗经通论》持相反的见解,认为是“戍役还归之诗”。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析说:“《采薇》,《小序》、《集传》皆以为遣戍役而代其自言之作。唯姚氏谓戍役还归诗也。盖以诗中明言‘曰归曰归’及‘今我来思’等语,皆既归之词,非方遣所能逆料者也。愚谓曰归岁暮,可以预计,而柳往雪来,断非逆睹。”所以方氏断为戍役还归之诗。关于此诗的时代背景,《毛诗序》以为是作于周文王之时,三家诗以为作于周懿王之时(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魏源《诗古微》以为是作于周宣王之时。以魏说较为可信。周宣王时代,𤞤狁最强,经常侵扰北方边境。周宣王曾发动多次自卫反击性的战争,并取得了某些战役的胜利。《采薇》所反映的,大约就是其中之一。此诗虽是侧重叙事,但也间有写景抒情,而且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特别是末章的情景描绘,历来为人所称道。王夫之《薑斋诗话》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为乐,一倍增其衰乐。”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可谓“绝世文情,千古常新”。后代边塞诗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写征人思乡,而《采薇》一诗,在题材上可以说是开边塞诗之先河。

颜廷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85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6: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