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穆 |
释义 | 萧穆1835—? 近代作家。字敬甫,一字敬孚。安徽桐城人。少家贫,其父督之耕植,暇时则潜入塾中问学。夜归,其母“必使以日所读书悉诵之,无一字龃龉乃悦”(萧穆《先妣事略》)。尝在塾中读刘大櫆选《唐宋八家文约选》及其批注,深玩研索,悟得古文义法,颇好文辞。其后受学于方宗诚,又学考据校勘于钱仪吉,学识日进。“年甫及冠,颇以文名虚誉传于乡里。”(萧穆《先考溪凉府君序略》)咸丰三年(1853),岁试县学第二名,深得其父夸奖,并勉励其继续发奋用功,“不负吾望”(同上)。同治三年(1864)及六年(1867),曾“两应秋闱,皆见摈于同考官”(同上),未能考中。同治九年(1870)馆于安徽巡抚英翰公幕中。十二年(1873)馆于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光绪二十五年(1899)再赴沪,创立方言馆,名声大炽。又喜购求海内名家文集,积千余种,亲手校勘。王先谦编《续古文辞类纂》,曾远道至沪,参阅其所购之书。李濬说:“桐城自癸丑(咸丰三年)后,再复再陷,一时文章气节,经济之士,或死王事,或避他地,风流尽矣。”惟敬孚例外,故“桐城后起之英,无不推敬孚者”(《〈敬孚类稿〉序》)。著有《敬孚类稿》16卷。 牛仰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3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