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马宗融
释义
马宗融1892—1949

现代作家,回族。四川成都人。1914年到上海,一年后去日本,后来因参加留日学生的游行,反对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一条”,被日方驱逐回国,便在上海参加留日学生救国团的活动。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20年代曾回上海,在《小说月报》发表过作品,1929年同罗淑到法国结婚。于1933年回到上海,在复旦大学教书1936年到桂林广西大学任教。上海“八·”战事发生后,回到成都四川大学教书。抗日战争期间,还在迁到重庆的复旦大学任教。他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曾任候补理事,并发起成立了成都分会,积极投身进步文化活动。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学文学院教授时,参加大学民主教授联谊会,同学生们一道走上街头,为反饥饿、反内战而请愿和罢教,并且掩护进步学生,为被捕学生四出奔走呼号,为此1947年夏被解聘,被迫携家到台湾大学任教,不久即郁闷成疾。后,邻居许寿裳,好友乔曾劭被谋杀和自杀,使他更思念即将获得解放的祖国大陆月抱病乘上从台北到上海的最后一班货轮回到上海。终因病重而去世。马宗融毕生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主要译著有:法国米尔博的短篇小说集《仓房里的男子》,俄国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春潮》等。

王钟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38-43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