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叶圣陶
释义
叶圣陶1894—1988

现代作家。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允倩、郢生、秉承等。江苏苏州人。“五四”运动以前,曾在上海《礼拜六》等刊物上,发表过10多篇文言小说。“五四”运动时期,受到新思潮影响,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1919年开始向《新潮》投稿,不久加入了新潮社。1921年与茅盾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从这一年起,先后在上海中国公学、杭州第一师范、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校任教。1922年与朱自清等创办《诗》月刊。1923年进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同年编辑《文学旬刊》(后改名《文学周报》)。他早期的小说多以小知识分子和市民为描写对象,企图以抽象的“美”和“爱”来改变“灰色”的人生。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他直接参加了实际的斗争,其创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6年主编中国济难会的《光明》半月刊。次年主编《小说月报》,编发了茅盾的《幻灭》、丁玲的《沙菲女士的日记》、巴金的《灭亡》等。1930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先后参加编辑了《妇女杂志》、《中学生》、《新少年》等刊物。“九· 一八”事变后,与夏丏尊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大同盟,并参予筹备出版《文化通讯》。抗日战争爆发后,举家迁重庆,曾短期在一些学校任教。1942年,在重庆重建的开明书店任编辑。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企图加害于他。他经香港、烟台到北京,参加华北人民政府的工作,任全国文联委员。开国后,担任出版界和教育界的领导工作,还担任过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

他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道德及事业,影响了几代作者、读者、教师、学生和编辑,被人们誉为“一代师表”。他一生著述甚丰。其创作题材广泛,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下的种种社会相。由于他对中、小学教育界非常熟悉,写得最多也最成功的是取材于这一方面的作品。他的文笔朴素、凝炼、生动、流畅,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1928年),真实地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历程和精神面貌,描写了比较广阔的生活,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他的创作,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四三集》等,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第一部现代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等,诗集《雪朝》(与朱自清等8人合集)、《箧中集》,有剧本《恳亲会》。开国后,出版了《叶圣陶文集》、《叶圣陶论创作》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他的反映旧中国农民痛苦生活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50年代就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

周葱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47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