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莫拉罕宝寻父 |
释义 | 莫拉罕宝寻父 鄂伦春族民间故事。流传于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叙述从前有个叫莫拉罕宝的孩子,没出世时,父亲即应征入伍,一去8载无消息。莫拉罕宝听说后,发誓练好本领去寻找父亲。16岁上,他告别母亲孤身一人向东北方走去。饿了啃口干肉,渴了吃把雪。也不知走了多久,一天他在一片塔头甸子(沼泽)上遇到一个几乎冻僵了的老人。他递过一块干肉,老人见那肉干冻得硬梆梆的,随手扔到了一边。莫埋怨自己粗心,把冻得这么硬的肉给老人吃。于是燃起一堆篝火烤肉。火旺了,那老人不由分说把莫的弓箭三下两下折断了扔进火堆。莫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怒火,但是看到老人可怜的样子又忍住了,老人最后竟把肉全吃光了,然后丢下他那破拐棍扬长而去。又冷又饿的莫只好捡起拐棍继续上路,翻了两座山便累得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久,当他醒来时,眼前竟是一片密林。这时,他发现一张网上有只乌力鸟,他刚要救它,鸟告诉他,必须射死蜘蛛精才能成功。这时,那只拐棍变成了一副红木宝弓,他用宝弓射死了蜘蛛精,救下乌力鸟,它便带他飞越3座大山,临别时送他一根羽毛,并说有难时,只要对着羽毛叫3声,它便来相助。莫继续赶路,他用宝弓猎得了鹿茸,然而忘了母亲“莫离山,莫进城”的嘱咐。结果,进城后被骗得身无分文。后来又遭蛤蟆精的劫持,幸得乌力鸟相救。莫几经磨难终于在遥远的边塞城堡找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原作由关吉瑞讲述,白文搜集整理。载《黑龙江民间文学》第11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1984年4月编印)。 莫力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73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