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莎菲女士的日记
释义
莎菲女士的日记

现代短篇小说。丁玲著。初载1928年2月《小说月报》第19卷第2号,初收入同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版《在黑暗中》。小说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描写一个富有叛逆精神而又处于苦闷彷徨中的青年女性莎菲的形象。莎菲在“五四”浪潮中冲出封建家庭,漂泊异地,住在旅馆养病。她痛恨和蔑视周围的一切,却不明白反抗什么和如何反抗;她按照个性主义者的理想独来独往,寻求出路,而得到的只是感伤与痛苦。莎菲追求两心相印的爱情和理想的两性生活,但在爱情上也充满矛盾。苇弟对她的爱是真挚的,每能慰藉她的寂寞,她爱苇弟的忠诚,而不满意他性格的懦弱。她从苇弟的泪水中寻求快意,却又为这种残酷的快意而暗自忏悔。她狂热地爱上了南洋华侨子弟、大学生凌吉士,醉心于他的堂堂仪表和骑士风度,但在一度吻过之后便一脚踢开了这个不值得恋爱的灵魂卑琐的青年。莎菲在爱情上陷入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中而不能自拔:既追求热烈的性爱,又不满足于凡庸的“爱情”;她需要别人的理解,而别人却理解不了她。她苦闷,感伤,既玩弄别人,又戕害自己。

作品表现了“五四”后觉醒的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女性,要求突破道德和心灵束缚的叛逆精神,和在革命低潮时看不到出路的时代苦闷。茅盾曾分析说:“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所显示的作家丁玲女士是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的”,“她的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叛逆的绝叫者”,“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女作家丁玲》)。小说采用日记体,在较深的层面上揭示出人物的内心矛盾,以敢于大胆、袒露和真挚地表现女性心理而引起震动,显示了作者在描写人物、特别是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的才气和笔力。

陈寿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73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