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张鸿翮
释义
张鸿翮

清代壮族诗人。号朔庵。广西上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清顺治后期至雍正前期。康熙五年(1666)举人,曾官永宁州学正,吴三桂兵乱,他便退职避居,以教授为业。“旅况幽怀,多寄之诗”,惜已散佚,仅见《峤西诗钞》所辑10余篇。其诗或感时咏物,或友朋赠签,五、七律古谈清秀,古体诗雄健浑厚,有较深的功力。《送友人回羊城》是他的代表作,感情真挚而热烈,韵调回旋而动荡,笔意的清浅流畅,风格的朴素婉丽,使人容易联想到初唐的某些古体歌行。在律诗中,常以刻画的工夫,精雕细琢,描摹山水自然的情态状貌,比前期的壮族文人更见人工之巧。“云连树杪围天窄,泉落峰头漱日寒”(《客窗即事》);“石痕含影月常入,洞口无云门自关”(《和友人岩居》),都能精细地传达出客观物象的独到境界,写出了林泉的高寒浑朴和洞壑的幽奥清逸。在张鹏展编定的《峤西诗钞》中,清代壮族诗人以张鸿翮为首。

罗伟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1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2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