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弥洒
释义
弥洒

现代文学期刊。月刊。1923年3月15日创刊于上海。同年8月15日出至第1卷第6期后终刊。弥洒社(胡山源、钱江春、陈德征等)编辑。古今图书馆发行。是由弥洒社主办的同人刊物。刊名《弥洒》,拉丁文Musai即英文Muses,现通译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文艺女神。刊物深受当时流行的“为文学而文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编者宣言:“我们乃是艺文女神;我们不知自己何自而生,也不知何为而生”(创刊号胡山源《弥洒宣言》)。以后更进一步强调:《弥洒》是“无目的无艺术观不讨论不批评而只发表顺灵感所创造的文艺作品的月刊”(第1卷第2期扉页)。刊物上的作品崇尚灵感,注重自我感情的抒发,追求意境的自然和情致的清丽,以文字优美、笔触婉转为特色,多反映个人的感触,题材比较狭窄;但也有一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比较集中地体现这些特色的重要作品有:胡山源的散文《睡》、赵景云的小说《阿美》、赵康的诗歌《南归杂诗》、钱江春的散文《长夜》、陈德征的剧本《饥饿者》等。除创作外,刊物间有译作发表,如易卜生的剧本、萧伯纳的剧本、朗费罗的诗歌等。主要撰稿人还有唐鸣时、曹贵新、顾敦鍒、张企留、常书林、允中等。《弥洒》提出的文学主张和发表的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它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当时一些“艺术派”文学团体的创作倾向。鲁迅对《弥洒》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一切作品,诚然大抵很致力于优美,要舞得‘翩跹回翔’,唱得‘宛转抑扬’,然而所感觉的范围都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张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4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