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郑正秋
释义
郑正秋1888—1935

近代早期话剧活动家、剧作家兼戏剧评论家。原名伯常,别号药风。潮阳(今属广东)人。出身于商人家庭,自幼好读书。居上海,肄业于上海育才中学。性喜观剧,有所得则试为剧评,投诸报刊。为于右任所重,聘其为《民立报》戏剧编辑。1912年创《图画剧报》,倡导戏剧改良。1913年与经营三、张蚀川、杜俊初合办新民影片公司。是年秋,影片公司解体,又组织新民新剧社,并主持其事。1915年组建大中华剧社。1918年组建药风剧社。1919年参加笑舞台和平社新剧部。1922年参与创办明星影片公司,此后专门从事电影剧本的创作。

郑正秋从组织新民社到笑舞台结束为止,从事新剧活动约10年。“他又编、又排、又演。他特别注意舞台效果,所以他编的戏情节曲折,噱头比较多”(欧阳予倩《谈文明戏》)。所编剧目甚多。在新民社时期,以编排家庭剧为主,如《恶家庭》、《火浣衫》、《义丐武七》等。在药风剧社期间,除编了一些侦探戏和侠客戏外,还编了一些反映时事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戏,如《徐锡麟秋瑾合传》、《石家庄》(演吴禄贞故事)、《桃源痛》(演宋教仁一生事略)、《蔡锷》、《中山被难》、《窃国贼》(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改编,讽刺袁世凯称帝)、《日本之天灾》、《女学生的觉悟》等。

梁淑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5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