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方坤 |
释义 | 郑方坤 清代诗人、学者。字则厚,号荔乡。建安(福建建瓯)人。生卒年不详。雍正元年(1723)进士,雍正七年前后仍然在世。历任邯郸知县、河间同知、登州知府等。其为政勇于为民作主,深得民心。后以病免官。 郑方坤论诗极力反对严羽“诗不关学”之说,著有诗歌批评著作《补五代诗话》、《全闽诗话》。他的诗以即景即事酬赠为主,喜欢在诗中炫耀学问、才情,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方坤天分既高,记诵尤广,故其诗下笔不休,有凌厉一切之意。……于涩字险韵,恒数十叠,虽闻见层出,波澜不穷,要亦不免于炫博,此又以学富失之,所谓矫枉者必过直也。”他的诗往往下笔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多成长篇巨制,如《暖锅诗》写一火锅,竟达30余韵。倒是一些小诗,能以看似闲淡的笔触写出深沉的感情,如《苦雨》写连绵不断的雨使天地变得雾气沉沉:“千叶红粘披败絮,半塍绿涨没新针。静看豨浴连桴鼓,端怕蜗涎上枕衾。”通过各种景物在雨水中的情态,委婉曲折地写出连日之雨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字里行间,隐含着深切的忧虑。 郑方坤学术上主要攻经学,曾杂采前人说法为《经稗》,包括《易》、《书》、《诗》、《春秋》各1卷,“三礼”共1卷,“四书”共1卷。其书汇萃众说,颇有资参证。郑方坤著有《蔗尾诗集》15卷、文集2卷、《国朝诗钞小传》2卷等。 王景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54-395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